IMF首席经济学家:世界分裂为竞争集团代价巨大

海外网   2023-04-20 23:39:26

参考消息网4月20日报道德国《南德意志报》网站4月17日刊登题为《“对所有人而言,代价都将是巨大的”》的文章,作者是克劳斯·胡尔弗沙伊特。全文摘编如下:

走出讲课大厅,来到政治聚光灯下,前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已经一年多了。除了学术讲座外,这位55岁的法国人还掌握了直言不讳的艺术,正如他在华盛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办公室接受采访时展示的那样。


(资料图片)

记者问:根据您的预测,今年所有主要欧盟经济体都将增长——德国除外。

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答:因为最近的银行业动荡,可能会使企业更难获得贷款。德国的通货膨胀率仍然很高。这使得我们之前预测德国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小幅增长0.1%变成将小幅萎缩0.1%。对此,人们不应该高估。

问:您在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写道,经济普遍低迷的高峰似乎总体上已被越过,但同时全球经济风险也在增加。这两种情况为何一起出现?

答:这是一种劈叉动作:一方面,我们已经克服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和能源价格冲击等一些问题;另一方面,新旧火种随时可能燃起,一切都将陷入困境。只要看看最近的银行业动荡就行。近年来,机构大量投资国债,由于央行大幅上调主导利率,国债几乎不产生任何利息,因此很难出售。我们相信,欧洲银行尤其有能力处理这个问题。尽管如此,金融市场还是很紧张。

问:为什么?如果银行确实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受到更好的监管和配备更多资本,那么就没有理由紧张,不是吗?

答:首先,还有一些金融机构不受严格的银行规则约束,我们不知道它们究竟能承担多少可能的损失。此外,银行业务以信任为基础,在当前这样的时期,金融市场会考虑哪些机构总体上准备不足。这就是为什么像瑞士信贷这样的大公司会陷入困境,尽管主导利率的上升不会给它造成任何问题。

问:2008年危机后,各国政府向公民承诺进行改革,以确保银行不再需要以纳税人的费用来救助。政客们是在吹牛吗?

答:是,也不是。一方面,政府在过去15年中做了大量工作来提高银行业的弹性并保护纳税人的钱。但是,假设国家可以预见到每一个问题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来避免它,是不切实际的。为了将任何恐慌扼杀在萌芽状态,各国必须明确表示它们有财政资源来干预极端紧急情况。德国拥有这些资源,但其他欧盟国家则不那么明确。最终组建欧洲银行联盟,例如建立共同的存款保险,是非常重要的。

问:战争、气候变化、银行业问题、通货膨胀,这些问题实际上已经够多了。现在,世界也面临着分裂为相互竞争的权力集团的危险。西方也在为此作出贡献,出于安全考虑,它希望减少对中国等系统性竞争对手的经济依赖。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什么?

答:首先,重要的是,对更多独立性和更多弹性的渴望是绝对合理的。在大流行期间,我们了解了让供应链完全依赖生产成本最低的地方意味着什么。因此,在这方面扩大自己的选择是有意义的。其次,像一些人要求的那样,简单地将许多商品的生产“带回家”是没有意义的。那将太昂贵了,因为这种要求背后通常隐藏着保护主义或民粹主义动机而非经济动机。最后,我们可以看出,政治因素已经在企业的投资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或者换句话说,贸易流动越来越多地发生在政治集团内部,而不是政治集团之间。

问:那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答:如果只是为了变得更有弹性,那没关系。但如果超出这个范围,那就很糟糕,因为那会减少增长、繁荣、贸易和新技术的传播。对所有人而言,代价都将是巨大的。

责编:张青津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