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5类食物是寄生虫的“重灾区”,再馋也要忍一忍!

山东讯息   2023-06-16 10:55:54

寄生虫,一个听了就让人头皮发麻的名字。

寄生虫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就在我们身边,但我们却看不见,日常饮食只要稍微不注意,就可能被它影响到健康。


【资料图】

这不来自福建的吴先生就中招了,前段时间吴先生莫名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一开始还以为自己是得了流感,但持续高烧了近10天,中间也吃过退烧药,在短暂退烧后又会再次高烧。

后来他去了当地的医院就诊,经过检查才知道,导致他频繁持续高烧的原因竟是肝脏里的寄生虫,他患上了肝吸虫病。

身体里上了寄生虫,会有哪些表现?

天气炎热,生冷食物开始慢慢地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感染寄生虫的风险也在逐渐增高。

如果不幸被寄生虫感染,身体会有哪些异常表现呢?

1、腹痛

体内长有寄生虫会导致腹部阵阵疼痛,主要是肚脐上方以及肚脐附近出现疼痛的症状,这种疼痛可能是不定时、习惯性的,通过轻轻按揉可以缓解。

2、经常便秘或腹泻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要引起重视,可能是因为体内有蛔虫导致的,通过大便检测可能发现蛔虫幼虫和蛔虫虫卵。

3、肛周瘙痒和分泌物

尤其是晚上的时候出现肛门瘙痒的症状,或者分泌大量浓稠状的分泌物,这可能是因为肛周藏有寄生虫的表现。

4、身体消瘦、营养不良

体内有寄生虫的人,容易出现身体消瘦和营养不良的症状,看起来脸色蜡黄,特别是青少年儿童会出现挑食厌食、发育迟缓、消化不良、生长缓慢等问题。

如果怀疑自己身体里寄生虫,可以到医院做个大便化验,非常方便。

这些疾病,都和寄生虫有关

01

感染肝吸虫病

肝吸虫主要寄生于人体肝内中小胆管,也可在胆总管、胆囊、胰腺管甚至十二指肠或胃内发现。

肝吸虫主要损伤肝脏,患者感染后可有肝区疼痛、腹胀、腹部不适等,生化检查可有肝功能异常。

慢性重复感染者可发生肝硬化,肝吸虫病常并发胆管炎、胆囊炎,甚至可诱发肝癌和胆管癌。

这些食物中常见:

肝吸虫的囊蚴常寄生在淡水鱼的体内,如鲤鱼、草鱼、鳊鱼、大头鱼、土鲮鱼、麦穗鱼等,多达68种。

所以在爱吃生鱼片、生鱼粥的南方地区,肝吸虫病发病率更高。

处理方法:在90℃和60℃水中,分别于1秒钟或10秒钟内肝吸虫囊蚴全部死亡,因此吃鱼虾时,多煮一会更安全。

02

感染肺吸虫病

肺吸虫主要寄生于人体肺部,可表现为咳嗽、胸痛、气短、咯血。

肺吸虫也可寄生于人体腹部,导致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如寄生于皮肤,可表现为皮下结节或包块;如寄生于颅内,可有癫痫发作、视觉障碍、瘫痪、失语等。

这些食物中常见:

肺吸虫的囊蚴常寄生在蟹、蝲蛄、小龙虾体内。尤其马上就要到夏天了,小龙虾很多人都爱吃,一定要吃完全熟透的小龙虾,最好也不要食用小龙虾的头部。

03

感染发生蠕虫蚴移行症

感染这种寄生虫,患者可表现为皮肤蠕虫蚴移行症,也可表现为内脏蠕虫蚴移行症,可能会伴有各受损脏器的相应症状,有时伴有高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这些食物中常见:

一些动物蠕虫幼虫可寄生于蛙类或蛇的体内,人因生食含有这些寄生虫的蛙、蛇而感染发生蠕虫蚴移行症。

04

感染管圆线幼虫

管圆线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神经,可引起头痛、头晕、发热、颈部僵硬、面神经瘫痪等症状,严重的可致残致死。

这些食物中常见:

管圆线虫幼虫长期寄生在螺类里面,而由于拥有坚硬的外壳,螺里的寄生虫,更难被杀死。人若生食或进食未完全煮熟的螺肉就可能感染管圆线虫。

05

感染姜片虫病

姜片吸虫寄生于人体小肠,轻者没有明显症状,感染严重者可引起消化道及全身症状,如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感染姜片虫发展到后期,可能会引起发热、过敏以及恶心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因此而诱发肠梗阻,导致人死亡。

这些食物中常见:

前面所说的大多是鱼虾海产类食物里的寄生虫,但姜片虫主要生长在水生植物里,如菱角、荸荠、茭白、莲藕、水芹菜等,都容易受到姜片吸虫的囊蚴污染。

很多人爱生食荸荠、菱角,就很容易感染这种寄生虫。

如何吃,才能更安全?

那是不是因为可能含有寄生虫,就不吃这些食物了呢?当然不行啦,虽说可能有寄生虫,但它们很多也是高营养的优质食材!那我们怎么吃才更放心呢?

1、注意操作规范

寄生虫它既不耐高温,也不耐低温,一般通过高温煮熟或低温冷冻都能有效灭掉。

欧盟相关规定则建议:冷冻水产品,并使每一个部分都降至-20℃以下,持续冷冻24小时后,可以放心食用。

冷冻食用更适合海产品,对于淡水鱼类、还有难清洗的虾、田螺、蟹等食品,彻底煮熟,才是最有效安全的办法。

2、养成好习惯

① 饭前要洗手,最好不吃生冷食物,或没有煮熟的鱼虾肉类。

② 注意饮水卫生,不要直接喝生水。

③ 处理食物要生、熟分开,以免交叉感染。

提醒: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建议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

来源:新浪新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