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8月份以来,短短几天已有9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收到监管函。这些公
证券日报 2023-08-08 07:13:43
(相关资料图)
进入8月份以来,短短几天已有9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收到监管函。这些公司被出具监管函的原因分为三大类:过往业绩预报不准确或调整业绩数据、在互动平台等场所发布引发股价异动的信息、股东或董监高有违规行为。
对此,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律师和财务人士介绍,要关注监管函背后透露的财务信息变化的原因,以及是否有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出现。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今年以来,有多家上市公司收到监管函,和之前的业绩预报‘失准’、调整业绩数据等事项有关,在投资者反馈中,也有部分投资者因此拟对公司提起诉讼要求赔偿。”
南华仪器8月2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监管函,监管函显示,公司此前披露的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称,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50万元至350万元。4月12日,公司披露了2022年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2022年预计净利润修正为亏损3000万元至3500万元。4月15日,公司披露的年报显示,2022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亏损3313万元。公司2022年业绩预告披露的预计净利润与2022年经审计的净利润差异较大。
8月3日,ST数源发布公告称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监管函,监管函提及,4月28日披露的《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公司对贸易业务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核算,对2022年一季度报告、2022年半年度报告以及2022年三季度报告财务数据进行会计差错更正,2022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同时调减4.4亿元,2022年半年度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同时调减8.04亿元,2022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同时调减11.99亿元。
透镜咨询创始人况玉清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理论上总额法和净额法两种方法记账,最后的利润或亏损是一样的,因为要同时调减等额的收入和成本。通常情况下,企业将总额法转变为净额法核算财务,可能是调整了业务模式,想减缓风险。
查阅ST数源当时的公告可知,对会计差错进行更正,是公司按照有关规定,为了规范贸易业务会计处理,因此对2022年一季度报告、2022年半年度报告以及2022年三季度报告中相关项目及经营数据进行更正。在此前的公告中,ST数源称,根据相关规定,公司对会计差错进行更正。更正后,不会导致公司已披露的相关年度报表出现盈亏性质的改变。
不过,有不愿意具名的财务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要警惕变更重要财务数据的现象。“在过往的实践中,一些公司财务造假,由总额法改成净额法核算之后,可以降低造假的账面金额,从而降低责任风险。不过,发生变化的企业具体是什么情况,还要结合更多的信息才能判断属性。”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部分公司而言,监管函带来的影响仍将延续。王智斌告诉记者,监管函具有警告、约束等作用,是为了确保企业和相关主体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合规经营、严格履行信披义务的一种监管方式。“上市公司和相关主体收到监管函后,应该采取积极措施补救,对于监管函提到的事项,如果有待解决事项,应该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本报记者 桂小笋
进入8月份以来,短短几天已有9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收到监管函。这些公
为配合城区道路养护计划,太原城管指挥中心温馨提示,8月5日至8月30日
一、硅藻泥改墙漆可以不可以,但需要将墙面的硅藻泥铲除掉,保持墙面的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天气预报1、田阳区气象台2023年8月7日11时59
8月7日,兴民智通今日涨停,龙虎榜数据显示,上榜营业部席位全天成交1
金子戴久了会失去光泽要不要把自己的金饰品清洗一下呢?近日,有这么一
耕耘机可以毫无问题地连根拔起小杂草,导致它们干枯死亡。在花园里种植
1 催收信息带退订的是真是假?近年来,催收信息带退订的现象越来越多,
hello大家好,我是城乡经济网小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各区域供暖温
每经记者:张文瑜 每经编辑:贺娟娟8月6日下午14时,西安奥体中
一、你是百看不厌的书,我甘愿翻阅细读,字字珍贵,句句入心。二、我有
8月4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2023年部分拟供商品住宅用地项目清
为贯彻落实普洱市第四次重点项目现场观摩及谋划汇报活动有关要求,进一
尽管有两个女儿,但南通通州的老严却为养老犯了难。近日,南通市通州区
近日,受台风影响,黑龙江多地遭遇强降雨,多条河流超警戒水位,牡丹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