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霍米巴巴的混杂性理论与身份问题一 简易介绍霍米巴巴师从伊格
第十一章.霍米巴巴的混杂性理论与身份问题
(资料图)
一.简易介绍
霍米巴巴师从伊格尔顿,也算是当时的一个明星学者,但是直至今天著作只有一部(1994《文化的定位》,这还是一篇论文集)。主编《民族与叙事》,合编《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世界主义》《赛义德:继续对话》。霍米巴巴的语言极为晦涩难懂(荣登《哲学与文学》论文写作水平最差排行榜第二)。其理论有不少影响力,且争议颇多。
二.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资源
1.对法农与赛义德的质疑
(1)法农是后殖民理论的鼻祖,代表著作《黑皮肤,白面具》(1952),其中有一章《黑人和精神病理学》。他提出黑人时时刻刻处于一种精神分裂的状态,体现在他想成为白人(面对白人时感到自卑)却无法成为的焦虑和他被白人建构的失真中。霍米巴巴针对这个观点,提出了一个问题(《质疑身份》),从某种程度上讲,如果黑人的精神分裂属实的话,多多少少体现了后殖民话语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源自于殖民者对被殖民者的文化同化是不完全的,即殖民者希望被殖民者由他者变成自我的尝试是永远不可能完成的。究其根本,身份并非单向的认同,而是某种异化。
(2)赛义德认为,东方是被建构出来的。霍米巴巴同意这件事情,但是他认为,这种思想多多少少隐含了以一种二元对立思维。而一旦二元对立,就意味着中间的地带被忽略了。东方难道只是被建构,没有抵抗吗,以及难道这个过程中,西方就像铁板一块没有任何变化吗?霍米巴巴认为,所谓殖民过程并非简单的将思想灌输给另一个人,其中充满着抵抗,这种抵抗是不能用简简单单一句二元对立敷衍过去的。
2.精神分析:拜物教
拜物教源于弗洛伊德《性学三论》。弗洛伊德发现,有些个体会出现所谓的恋物/拜物倾向。这种倾向的奇异之处在于,个体往往有正常方法能够满足这种欲望,但是却选择了这种方法。霍米巴巴由此出发,认为所有拜物教之类的,都是一种对差异的补偿。这个思想开始引申到后殖民主义上。作为中心的白人需求一种事物来作为自己与黑人的差异的补偿,而这种事物往往体现在一种奇迹性的符号上。
3.福柯的话语理论与德里达的解构理论
(1)福柯注意到,陈述也好,表达也好,其有一个特点,即永远无法抵达对象。(能指永远无法指向所指)所以说,与其说陈述是一种对对象的表示,不如说是在建构。陈述越多,建构性越强,偏差的产生越有可能。
(2)德里达指出,书写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书写是线性的,是时间性的。但书写尝试表述的思维是混乱的。因此会出现创作时反复修改前面所写的东西的情况。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通过书写不断建构自己思想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写作的原初意义,是不存在着。
霍米巴巴吸收了这些解构性极强的分析思路,进而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同时又备受争议的理论。
三.后殖民话语的混杂性问题
1.混杂性理论的提出
在《作为奇迹的符号》(1984)中,他指出,殖民文化的输出从来都不是单向的,其中混杂着很多复杂的东西。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本土化”。没有绝对的灌输,只有选择性的接受(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例子,美国的肯德基麦当劳肯定是没有老北京鸡肉卷这玩意儿的。如果将麦肯视作文化殖民的一部分的话,所谓本土化就成为了被殖民国家的一种无声的反抗,而且霍米巴巴认为,这种反抗是极为强烈的)。同时,霍米巴巴发现,在殖民文化中,有一个很常见的符号“英语书”。而且他认为,这种符号之所以反复出现,正是因为所谓拜物教,对差异的补偿。但是这种差异的来源呢?对此,霍米巴巴提出了两个问题。
(1)殖民话语的混杂性问题
混杂指的是,不同文化只要相互接触,一定是一个相互影响,渗透的过程。这种相互影响实际上多多少少瓦解了赛义德所谓的二元对立关系,以及所谓殖民的权威。
同时,殖民过程中,殖民者的心态是非常复杂的。殖民者永远处于一种非常矛盾的心态中。一方面他贬低被殖民者,但另一方面又好奇被殖民者。一方面,他希望同化对方,他又害怕完全同化(导致自身权威丧失)。当我们意识到殖民者的内心矛盾时,就提供了寻求抵抗殖民文化的空间。
(2)文化身份的含混性问题
身份,从德里达解构主义开始指出,身份具有一种撕裂性。它具有表面上的稳定性和实际的流动性。身份的含混性就决定了殖民者也好被殖民者也好,都只是一个流动的身份,都只是一个动态过程中的一个片段。这就意味着,所谓的权威根本就不存在。
2.殖民话语内部的矛盾分裂
(1)二元对立关系瓦解
所谓的二元对立关系或许根本不存在。殖民话语从来并非单向流动,被殖民文化在被殖民的过程当中实行了一种无形的反抗。所以所有的殖民文化都不够成功,因为殖民文化的成立性必须依靠其源头的纯粹性,而其本身就是充满矛盾的。殖民者在殖民的过程中会受到被殖民地的影响,导致其对自身文化的标识的模糊。为了维护表面上的纯粹性,殖民者必须要反复强调自己的身份标识,从而恢复自身文化的权威性。确立权威性的一个方式就是找差异,进而找到一系列文化符号。
(2)重复自身文化符号
对于自身文化符号的重复就是不自信的体现。而在其中,英语书的呈现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符号,这背后体现了所谓的拜物教和对弥补差异的尝试。差异导致了对文化断裂的恐惧和文化受本土熏染的担忧。再往深里,这种拜物教文化多多少少体现了一种西方自身的文化焦虑。
与之前的后殖民理论相比,霍米巴巴的思想是从第一世界内部出发,瓦解殖民文化的整体性。
3.殖民混杂性批判的策略
(1)模拟
文化殖民的过程是一个模拟的过程,而模拟的过程就预设了一个主体和客体。但是主体无法完全到达客体,于是在主客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心理战。这就会导致所谓的似像非像。正是这种似像非像,在某种意义上作为解构的力量瓦解了殖民文化的整体性。
所以霍米巴巴提出,抵抗殖民文化的最好方法就是接受殖民文化,当然也因此争议很大。
(2)第三空间
第三空间就是所谓的混杂空间。只有建构所谓的第三空间,文化差异才能真正的得到解释。在这个里,所谓的文化认同也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一种相互协商交杂的过程。
(3)身份的协商
在身份的过程中,一定要消除它的本质性。应当研究不同身份的混杂和协商,以此体现出身份的流动性。
四.对霍米巴巴思想的反思
显然有很多指责,
(1)典型的精英主义,欧洲中心主义,纯概念理论出发,缺乏实践考察。
(2)典型的资产阶级学术特权分析,忽略阶级性
(3)吉尔伯特:“霍米巴巴是对二元对立的再次复制”。当霍米巴巴提出混杂性的时候,又实际上预设了一个对象,也就是纯粹性。但是事实上这也是一种二元对立关系。
(4)阿赫默德(《文学后殖民性的政治》)认为,混杂性空间中蕴含了潜在的消费主义逻辑。消费主义声称反对特权阶级,但其后隐含着阶级问题,只不过是以生产和资本来表示。所谓的混杂性表面上消除了差异性,号称平等,但是依旧存在阶级性问题。
(5)德里克(《后殖民气息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批判》)指出,混杂性概念忽略了具体语境。分析的适用性有待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