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武汉原生鱼类爱好者吕先生在武汉一处溪流中发现一种奇怪的鱼:
透视社微信公众号 2023-08-08 08:23:33
前不久,武汉原生鱼类爱好者吕先生在武汉一处溪流中发现一种奇怪的鱼:它体表无鳞,初看很像是一条泥鳅;头部短圆,很像一条小鲶鱼;嘴巴附近长了一圈胡须,体表颜色偏黄褐色,又有点类似黄颡鱼。细看它的上下嘴唇,差不多一样长短。
经武汉鱼类专家鉴定,这是一种鲇形目钝头鮠科的䱀属鱼类,名为等颌䱀(读音:yāng)。
(资料图)
在武汉发现的等颌䱀。图源:长江日报
据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人员高子明介绍,查阅相关学术资料发现,武汉地区的相关鱼类调查中,此前一直没有记载等颌䱀这一物种。这次发现相当于为武汉地区增加一个鱼类的新记录种。由于这种小鱼主要栖息于水质极为清澈的小溪流中,从而印证了武汉的小流域生态也在逐渐向好。
在武汉及周边地区发现等颌䱀,最近的时间段是河南省鱼类资源调查队2015—2016年在河南新县、罗山、汝州等地采集到等颌䱀。2020年,河南师范大学周传江等人发表《河南省鲇形目钝头鮠科新记录种——等颌䱀》披露此事。
等颌䱀的种群规模较小,分布范围较为狭窄,被认定为有效种的时间较晚,在之前的资源调查中,人们一般将等颌䱀混同于司氏䱀。实际上,从外观来看,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也很小:司氏䱀下颌短于上颌,等颌䱀上下颌相等。
根据目前的野外资源调查资料,以及最近出版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淡水鱼类)记载,司氏䱀在湖北仅见于湖北与湖南交界处流入黄盖湖的皤河上游支流中,种群数量稀少,极危。
司氏䱀体长形,前躯较圆,肛门以后逐渐侧扁。头宽扁。吻钝圆。上、下颌约等长。颌须最长,外侧颏须等于或略短于颌须,鼻须短于外侧颏须,内侧颏须最短。上、下颌有绒毛状细齿组成的齿带,下颌齿带中央分离。腭骨无齿带。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水系。目前,皤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已经建立,其中,司氏䱀被列为保护对象。
高子明介绍,中国是世界上䱀属鱼类最为丰富的国家。目前,全世界䱀属鱼类已发现的共有18种,我国就有13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水域,分别是等颌䱀、鳗尾䱀、程海䱀、台湾䱀、金氏䱀、拟缘䱀、白缘䱀、南投䱀、黑尾䱀、司氏䱀等。这说明我国在过去很可能是䱀属鱼类演化的中心。因此,这个䱀属鱼类的科研价值很高。
2021年,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发布,长江流域的一、二级保护鱼类增至29种(类)。其中的金氏䱀,作为一种底栖性稀有鱼种,已知仅分布于云南滇池及汇入金沙江的云南和四川境内的3条支流。1935年在滇池采到1尾标本,1960年采到2尾标本,此后在滇池再也没有采到。20世纪90年代在金沙江南岸两条支流中采到少许标本,1994年在金沙江北岸一条支流采到2尾标本。因此,评定为濒危等级。
此外,同为䱀属的黑尾䱀、司氏䱀、程海䱀属于极危(距灭绝仅一步之遥),金氏䱀是濒危,台湾䱀为易危。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徐一扬介绍,目前,有关等颌䱀的分布范围报道较少。根据采样过程的观察,该鱼多栖息于水底多沙砾的河溪中,常在石缝中藏匿,主要摄食水生昆虫及其幼虫,其生活水体多呈现流水状态,且水质较好,水生植物丰富。
有关䱀属鱼类分类学的研究较少,䱀属物种的分类与鉴别一直存在诸多争议。大家极不重视这些稀少鱼种,就连调查分类都还没有做好。徐一扬建议,对于该鱼的种质资源保护,应从种群遗传多样性评价、加强生境原位保护、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区等方面展开。
(透视社综合长江日报、中国环境报报道)
编辑:李煦、廖明娟(实习)
校对:李旭颖
审核:龚紫陌
前不久,武汉原生鱼类爱好者吕先生在武汉一处溪流中发现一种奇怪的鱼:
进入8月份以来,短短几天已有9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收到监管函。这些公
为配合城区道路养护计划,太原城管指挥中心温馨提示,8月5日至8月30日
一、硅藻泥改墙漆可以不可以,但需要将墙面的硅藻泥铲除掉,保持墙面的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天气预报1、田阳区气象台2023年8月7日11时59
8月7日,兴民智通今日涨停,龙虎榜数据显示,上榜营业部席位全天成交1
金子戴久了会失去光泽要不要把自己的金饰品清洗一下呢?近日,有这么一
耕耘机可以毫无问题地连根拔起小杂草,导致它们干枯死亡。在花园里种植
1 催收信息带退订的是真是假?近年来,催收信息带退订的现象越来越多,
hello大家好,我是城乡经济网小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各区域供暖温
每经记者:张文瑜 每经编辑:贺娟娟8月6日下午14时,西安奥体中
一、你是百看不厌的书,我甘愿翻阅细读,字字珍贵,句句入心。二、我有
8月4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2023年部分拟供商品住宅用地项目清
为贯彻落实普洱市第四次重点项目现场观摩及谋划汇报活动有关要求,进一
尽管有两个女儿,但南通通州的老严却为养老犯了难。近日,南通市通州区